彭越(前?--前196年),今巨野昌邑人,西汉开国功臣,与韩信、英布并称汉初三杰。自大野泽起兵,西汉建立后被封为梁王,后人誉其为游击战鼻祖。
刘髆(约前108—前88年),刘邦第三代孙,刘彻第五子,李夫人所生,汉朝大将李延年、李广利的外甥。公元前97年,被立为昌邑国王,国都在今巨野大谢集镇昌邑集 。
刘贺(前92年—前59年),出生在巨野昌邑,刘邦第四代孙,刘髆之子,刘彻之孙,曾任第二代昌邑王,仅在位27天的西汉第九个皇帝,第一代海昏侯(江西南昌)。生有三子:刘充国、刘奉亲、刘代宗。金山避暑洞为其废冢。
许平君(前89--前71),今巨野昌邑人,平恩戴侯许广汉之女,汉宣帝刘恂的第一位皇后,汉元帝刘奭的母亲。
满宠(约171—242年),字伯宁,现巨野昌邑人。三国时期魏国名将,四朝元老,官至军事最高长官—太尉。
李典(174—209),字曼成,巨野县人。三国曹魏名将,官至破虏将军。高贵儒雅,被魏文帝追号愍侯。
王粲(177—217),字仲宣,今巨野昌邑人。三国时曹魏名臣,文才出众,被誉为“建安七子之冠冕”。
王叔和(约184--263),本名熙,字叔和,今巨野县人。曾任魏国太史令,有两大贡献:一是整理《伤寒论》,二是著《脉经》。
王弼(226—249),字辅嗣,巨野昌邑人。三国著名哲学家、藏书家、经学家,魏晋玄学理论奠基人。曾任尚书郎,是“建安七子之冠冕”--王粲的嗣孙,是中国哲学史上划时代人物。
虞溥(约238--300),字允源,今巨野昌邑人。西晋杰出教育家,曾任鄱阳内史,被赞为“儒学大师”。
夏侯峤(933--1004),字峻极,今巨野县人。官至宋朝枢密院副使,翰林侍读学士,诏赠兵部尚书。
吕祐之(947--1007),字元吉,今巨野县人。曾任殿中侍御史,工部、刑部侍郎等职。
王禹偁(954--1001),字元之,今巨野县城王街人。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,改革派的先驱,倡导古文运动的旗手。历任知州、中书侍郎、翰林学士等职。晚年知黄州军州事,亦称“王黄州”。
晁补之(1053—1110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今巨野刘围子村人。“苏门四学士”之一,善书画、诗词、文章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等职。
李邴(1085--1146),字汉老,号龙龛居士,今巨野县人。两宋之际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参知政事(副宰相)、权知三省枢密院事。
胡砺(1107--1161),字元化,今巨野田庄镇胡庄人。金代第一个状元,著名文学家,官至翰林侍讲学士、刑部尚书。
郭英(1335--1403),今巨野县城郭街人。明朝开国名将。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、柱国、武定侯。
宋沧(1483--1533),字伯清,号有台,今巨野田庄镇宋楼人。为官清廉,颇有政绩,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、礼部侍郎。
徐鸿儒(1570—1622),今巨野县城徐街人。明末农民起义首领,白莲教教主。天启二年率众起义,因叛徒出卖,遭俘杀。但他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。
刘藻(1701--1766),字苏村,初名玉麟,字麟兆,今巨野县苏集村人。清朝著名大臣,历任内阁学士、陕西布政使、云南巡抚等,官至一品封疆大吏—云贵总督。
姚体备(1816—1862),字叔城,号万子,巨野县人。历徽江西知府、皖南道道台,卒赠光禄寺正卿。列江南“忠义祠”、安徽“名宦祠”。
田在田(1830--1912),字象乾,今巨野田庄镇田庄人。清末武状元,官至都统,一品大员。历任头等侍卫乾清门行走、副将、总兵等职。赏加太子少保,都统衔。
张宗本(1838—1911),字修卿,巨野田庄镇老张庄人。清末戍边名将。官至新疆喀什噶尔提督,一品顶戴,诰封建威将军。因爱护百姓,至今被民间尊称为“张大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