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赐履按:淮南三叛,指的是高平陵事变后,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几位曹魏将领,针对司马氏发起的三次兵变。分别是司马懿时代的王凌之叛,司马师时代的毌丘俭、文钦之叛,司马昭时代的诸葛诞之叛。这一回,我们讲第一叛,王凌之叛。
公元249年,正月,魏国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,一举将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消灭。
二月,魏帝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,奏事不名,增封颍川郡的繁昌、鄢陵、新汲、父城四个县,食邑达到八个县,共二万户。司马懿坚决推辞丞相之职。到了年底,曹芳又加司马懿九锡之礼,朝会不拜。司马懿不受九锡。
本年四月八日,曹魏政府改年号为嘉平。四月十九日,太尉蒋济去世。十二月九日,派使节前往寿春(安徽省寿县),擢升司空王凌为太尉。
密谋了一件大事
此时,王凌屯兵寿春,他的外甥令狐愚为兖州刺史(州政府设禀丘,山东省郓城县西北),屯驻平阿(安徽省怀远县西)。舅舅外甥二人,都领重兵,负责淮南一带的防卫。王凌和令狐愚对司马氏的行径非常愤怒,就。
这个王凌是何许人物?
说起来,王凌还是很有些来头儿的。他出自太原王氏,叔父就是鼎鼎大名的汉朝司徒王允。当年,王允设计干掉了董卓,董卓手下将领李傕、郭汜攻入长安,为董卓报仇,诛杀了王允全家。王凌和他老哥王晨,当时还是少年,哥儿俩很机灵,见情况不妙,就翻下城墙,逃回了故乡。后来,王凌被举为孝廉,做了发干县(山东省冠县)县长。据《三国志·王凌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载,王凌当发干长时,不知犯了什么事儿,被判了五年髡刑,有一天正跟大街上打扫卫生,正好曹操乘车经过,觉得这个光头有些打眼,就问是什么人。手下报告了王凌的情况,曹操说,这是子师(王允字子师)的侄子啊,他犯罪也是因为公事儿嘛。有了曹老板这句话,王凌顺利恢复了干部身份,在地方上历练了几年,就调到丞相府工作。
在曹丕曹叡时代,王凌在朝里做过散骑常侍,在地方上做过兖州、青州、扬州、豫州刺史,加建武将军,对吴征战、治理地方,都有建树,甚得军民爱戴。王凌既有中央政府的工作经验,也有地方治理经验,而且还很能打,属于不可多得的全面型人才。
正始初年(正始元年为公元240年),王凌升任征东将军,假节,都督扬州诸军事。公元241年,东吴大将全琮率军数万攻打芍陂(寿县西南三十公里安丰塘。陂读如杯),王凌迎击,双方激战多日,全琮退走。王凌进封南乡侯,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,升任车骑将军、仪同三司。
东吴三大案之二宫案(中):陆逊之死
衣赐履说:我们在《》那回提过芍陂之战。这一战挺有意思,双方都认为自己获胜,都封赏了一批干部。这种情况应该不矛盾,比如,当前的俄、乌之战,等停战之后,势必都说自己取得了胜利,呵呵。
公元248年,三月,曹魏司徒卫臻退休。四月,魏帝曹芳任命司空高柔为司徒。九月,任命王凌为司空。
衣赐履说:对王凌的任命,有点儿怪。自曹魏的政治架构由丞相制改为三公制之后,从来没有出现过三公官在外掌兵的情况。公元247年,五月,司马懿称病不再上朝,此时掌权的是大将军曹爽。我猜,王凌的任命,或许是曹爽特意安置在地方的外援。
公元249年,正月,司马懿诛杀曹爽,全面接管了曹魏政权。
这就回到了本文开头,王凌和令狐愚秘密商议,认为皇帝曹芳年龄小,完全被司马懿控制,根本无法行使天子权力;而楚王曹彪,不但年长,而且很有才能,于是打算迎立曹彪为帝,定都许昌,以兴曹氏。
朱虎
衣赐履说:曹彪,字朱虎,是曹操的儿子,时年五十五岁。当时,东郡流传几句民谣,一条为“白马河出妖马,夜过官牧边鸣呼,众马皆应,明日见其迹,大如斛,行数里,还入河中”;还有一条为“白马素羁西南驰,其谁乘者骑”。正好,曹彪的字是朱虎,所以令狐愚和王凌决定立曹彪为帝。
九月,令狐愚派将领张式前往白马(河南省滑县东北),与曹彪沟通此事。
十一月,令狐愚再派张式去见曹彪,还没回来,令狐愚就病逝了。